第(1/3)页 雪停之后, 晴朗多日, 汴京城内外人流逐渐恢复了些, 一些街道上,大的店铺摊子也重新开门迎客。 路上不时的有百姓在清理积雪后,去街道上的锅里领些免费的热食。 大周民殷财阜, 汴京中如樊楼、潘楼这般酒楼正店最先恢复营业, 一片蒸腾热闹中, 有相熟的勋贵官宦、富户员外来饮酒宴请的时候,都有金银馔器备着。 桌面上碗、碟、筷、勺、托盘、酒壶等等器具,仿照自然中瓜果藤蔓的样式,或是用金或是用银, 样式精美,一套下来银百两不止。 有些汴京百姓的熟客,想要在楼中摆阔,两个人吃饭要上这些金银器具,店家也不会拒绝。 毕竟,如今汴京一处普通的宅院作价就要六七千贯, 一些祖辈就在汴京,院子圈的大的百姓,只靠分割宅院售卖, 身家就可能比某些官员还要高。 酒楼正店,定然不怕这些百姓席卷这些金银器跑掉的! 如勇毅侯府那般位置好,面积大的府邸,也就是襄阳侯府、前朝重臣的澄园等为数不多的地方能与之相比。 先帝时候, 汴京城中曾经流行过一本册子叫‘玉袂帛’, 用词简略,册子之中不到两千字,内容包罗甚广, 其中开篇就列数了不少的‘天下第一’! 到了当今陛下登基的这些年, 其中的内容,汴京中人也是认可的。 什么‘京师妇人天下第一’先放一边, 如今汴京中的勋贵官宦员外富户, 多在追捧的有四样:‘西鹘骏马’、‘大高铁剑’、‘北辽鞍鞯’、‘高句青瓷’。 徐载靖的第一匹坐骑,就属于西鹘骏马。 登州潘家铺子里的高句青瓷虽然数量不多价格贵,但是质量上乘,汴京中的勋贵官宦人家多是在此采买。 北辽的鞍鞯,与曹顾张郑几家勋贵公侯有关系的,也有不少渠道能买到。 而大高铁剑. 剑身坚韧而花纹精美,刃口锋利而不易卷。 大周文武官员, 不论是购买或缴获, 能拥有者白高国的工匠精心打造的铁剑都是甚为高兴的。 前些年,大周在北方力挫白高国的时候,倒是有一批大高铁剑流入到汴京, 但多是普通士卒使用,品质并没有多么好。 故,普通的大周官员富户, 想要得到品质出众的大高铁剑的渠道非常少, 皇帝陛下得到白高国献上的铁剑后赐给的多是高官勋贵,基本上不会流通; 白高国使节的赠礼,也是很少有官员勋贵转手,除非家道中落; 也就只有不多的战场缴获后的大高铁剑在汴京售卖, 价钱相当不错! 未时正刻(下午两点后) 曲园街, 跑马场边的屋子里依旧如往日那般的暖和, 被叫来的李家兄弟掀开棉帘进到了屋子里,看着一屋子的长剑,二人目瞪口呆。 李饕餮随手抓起一把剑仔细看了看道:“公子,这.哪里来的?” “陛下赏的。” 李饕餮将长剑递给李魑魅道:“与我之前用的差不多。” 李魑魅看着剑身上的花纹点着头。 “你们别站着了,看看这缑绳(剑柄上绕的绳子)缠的对不对。” 徐载靖为了将这三十多柄剑弄回来,可是拆了好几把剑的缑绳用来绑着的。 李家兄弟二人为难的对视了一眼道:“我们之前,都是下人给缠的.” “自己的长剑,不该自己缠吗?不趁手怎么办?” 兄弟二人抿了抿嘴。 徐家吃完饭前, 出自竹妈妈父亲之手的新武器架被青云带着阿兰他们几个搬到了徐载靖的书房里, 很快上面就摆满了名贵的大高剑。 饭后, 载章和安梅来徐载靖的书房, 载章自顾自的走到了架子前选着铁剑, 安梅则是看着一圈儿摆满的武器架摇了摇头, 看着得意的徐载靖,安梅摸了摸怀里的狸奴道: “小五,你这儿都不像个书房了!” 徐载靖笑着道: “姐!那是自然,这是可是个宝库!” 安梅摇了摇头道: “不像宝库,像個贩贩卖宝剑的店铺” 听到此话,侍立在书房里的青草等几个女使笑了起来。 “姐,你知道在汴京这般品相的大高铁剑多少钱吗?” 安梅对这个没什么了解,看着自家小弟道: “切!一把值多少钱?二百贯?” 徐载靖:“哥!还是你说吧!” 正在看剑的载章回过头道: “这般品质的,三千多贯吧!拿到南边的州府,可能要五千贯往上了。” 安梅瞠目结舌:“啊?” 一旁的徐载靖有些调皮的学着刚才安梅的口气, 摇头晃脑, 一脸阴阳怪气,挤眉弄眼的道:“嗤!能有多少钱。” 说完,就挨了安梅一拳头。 旁边的青草、花想姐妹俩和叶儿不可思议的看着屋子里的东西,这得有多少万贯了. 安梅单手抱着狸奴,眼中放光的用另一只手抚摸着宝剑,不可思议的摇着头。 一旁的徐载靖得意的说道: “姐,等你出嫁了,弟弟送你两把镇宅子。” 安梅一愣笑骂道: “臭小五!你自己留着吧!我才不稀罕!” 说着就走出了屋子。 背身看剑的载章摇了摇头,感叹自己小弟‘太会’说话。 又看了一会儿后,载章将宝剑放回架子上,也告辞了。 载章回到自家院子,将披着的斗篷交给了翠蝉。 华兰正想起身,就被载章伸手制止了。 看着载章,有些胖了的华兰笑着问道:“小五得的赏赐怎么样?”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