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中秋佳节-《红楼如玉君子》


    第(1/3)页

    时间在往前拉一点点,话说孔嘉宜刚刚怀上的时候,整个林府的人都十分的关注孔嘉宜这一胎,这个事饱含着希望的一胎呀!

    除了主子们关注着,底下的丫鬟们也挺关注这事的。

    为什么?

    还是应了那首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每次,林府的下人看见孔嘉宜怀孕了,又开始蠢蠢欲动起来。

    谁让林老爷已经老了,而林深大多数的时间都在六艺书院的读书了!这家里面也就林海这么一个目标了,他不中箭谁中箭呀!

    不得不说,人都是向前发展的,这次的这位心大的丫鬟,吸取了前几个人的经验教训,知道林海不喜欢投怀送抱的,也不喜欢妄自尊大的丫鬟,更不喜欢什么*添香的把戏。

    尤其是之前,那些想要爬林海床的都被卖发出去了,不仅仅是自己被卖发出去,还连累的他人。因此一般没什么野心的想要平平安安的在林府过一辈子的下人,都是不会行个什么方面的。一切都得看自己的人脉关系,还有时机的把握。

    因此她谋算了近两个月之久,才出手了!

    这次,这位聪明的丫鬟也没有走什么柔情的路线,其实是走不了,她在内院的,平时连林海的面都见不到了!就是偶尔林海来江氏这里请安,就不过是晃眼一瞟而已。

    不过中秋节给了这丫鬟一个很好的机会。

    在古代,是非常重视这些节日的,每一个节日都是一段历史的演变。要说大节日,除了过年的时候,便是:清明、端午、重阳和中秋了!

    而真正意义上中秋节并不是什么为了纪念嫦娥而来的,《新唐书.卷十五志第五.礼乐五》载“其中春、中秋释奠于文宣王、武成王”,及“开元十九年,始置太公尚父庙,以留侯张良配。中春、中秋上戊祭之,牲、乐之制如文”。

    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

    而月饼也不是什么嫦娥仙子做得,月饼最初起源于唐朝军队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征讨突厥靠月饼隐蔽的传话得胜,八月十五凯旋而归,此后,吃月饼成为每年的习俗。当时有经商的吐鲁番人向唐朝皇帝献饼祝捷,高祖李渊接过华丽的饼盒,拿出圆饼,笑指空中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说完把饼分给群臣一起吃。

    因为对皇上的莫名崇拜,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这天,家家户户都要赏月吃月饼,一时成为风俗。

    按照现在的习俗,中秋节这一天晚上,兴吃螃蟹。螃蟹用蒲包蒸熟后,众人围坐品尝,佐以酒醋。食毕饮苏叶汤,并用之洗手。宴桌区周,摆满鲜花、大石榴以及其他时鲜,演出中秋的神话戏曲。

    而皇宫里的宴会则要复杂一些,要在举办宴会的地方向东放一架屏风,屏风两侧搁置鸡冠花、毛豆技、芋头、花生、萝卜、鲜藕。屏风前设一张八仙桌,上置一个特大的月饼,四周缀满糕点和瓜果。皇后娘娘带领后宫妃嫔和公主祭月完毕后,按皇家人口将月饼切作若干块,每人象征性地尝一口,名曰“吃团圆饼”。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