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这个怎么穿?-《大唐皇长孙》
            
            
            
                
    第(1/3)页
    “太黑了,实在是太黑了!”
    看着眼前的一袋棉花种子,萧锐的心很痛。
    虽然只是买了一百多斤的种子,从总量上来看,花费的钱财不多。
    但是单价很高,让他很不爽。
    “一斤棉花种子需要一百斤的大米来兑换,这个价格确实有点夸张了。
    不过考虑到棉花的价格现在是更加夸张,只要我们能够抢到更多的种子,最终还是有搞头的。”
    左右不过是一万多斤大米的花销,其实折算成钱财的话,也没有多少。
    萧瑀显然还是能够接受的。
    “那倒也是,西市那边新开的棉布铺子,一匹棉布的售价就要十个金币,简直就是跟上等的丝绸价格一样了。”
    “是啊,一亩棉田可以产出一百多斤的棉花,最终至少可以制作出好几匹的棉布。
    虽然明年的产量增加之后,棉布的价格肯定不会那么高,但是也低不到哪里去。
    一旦我们错失了早期的机会,过个三五年之后,棉布的产量大增,到时候别说是一匹布换取十个金币。
    就是一匹布想要换一个金币都是不可能了。”
    对于棉布价格的走势,萧瑀显然是有着自己的见解。
    物以稀为贵!
    现在棉布是稀缺物品,甚至比丝绸还要稀缺。
    所以价格自然是很夸张了。
    这就跟当初铝刚刚被发现出来一样,价格比黄金和白银还要高。
    但是一旦产量上来了,那价格就连最初的百分之一都不到。
    “这个道理我是懂的,只不过想到李承宗不仅把棉布售卖的那么贵,棉花的种子也要大挣一笔。
    并且给钱都还不愿意,就要大米,还限制你拍卖的数量,这就让人很不爽了。”
    萧锐觉得自己从来都没有那么憋屈过。
    哪怕是当初碧螺春刚刚出来的时候,也没有棉花种子那么夸张啊。
    “我们好歹抢到了一百多斤的种子,明年种植之后,后年就可以大规模的扩大产量。
    大后年的时候,就完全不用担心种子问题了。”
    萧瑀是一个比较传统的人。
    在他看来,棉花完全是值得萧家压重注的东西。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