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未时正刻(下午两点后) 骄阳似火, 大周皇宫, 殿外上值的皇宫禁卫,虽然站在有荫的走廊中,但头上依旧满是汗水。 看着不远处提着清冽汤水过来给众人解渴的内官,禁卫们微微舔了下嘴唇。 清凉的大殿内, 正烈的阳光让殿内很是明亮。 两旁女官正轻重合宜的扇着扇子, 清风拂过, 吹的皇帝手中的奏疏轻轻晃动着。 “这名单上的人可真不少,都是什么人,子龙可查看清楚了?” 皇帝边看边问道。 一旁的兆子龙微微躬身道:“陛下,名单上有北辽礼部的官员,随行的人员则多是北辽韩、赵、刘、马等几个大世家的嫡系子弟。” 皇帝一挑眉:“哦?里面可有什么将才帅才?有的话朕安排徐家那小子.” 看着兆子龙摇头,皇帝又道:“的确,徐家那小子出手的确不好,那便让顾家二郎准备一二?嗯?” 兆子龙拱手道:“回陛下,司里回报,随行的这几家子弟在北辽多无实职,虽个人勇武很是不错,但并无进入军中之人,将才帅才也是没有的!之前白高那几个青年将军的事.可遇不可求。” 皇帝有些遗憾的点了下头,不怪皇帝有这个想法,实在是之前收复白高的速度远超皇帝预计,那种开疆拓土的感觉实在太棒了。 “陛下,皇后娘娘来了。” 内官通传后, 皇后迈步走了进来,身后跟着端着冷饮的女官。 “枋儿呢?” “回陛下,在臣妾寝殿里看着妹妹睡觉呢。” 皇帝笑着点了下头,道:“平宁的礼物差人送去了?” 皇后嗯了一声。 襄阳侯府, 吴大娘子等京中官眷贵妇站在一旁看着不远处, 那里的襄阳侯和平宁郡主夫妇正恭送前来送赏赐的内官离开。 随后, 襄阳侯招呼众人继续高乐。 路上, 吴大娘子回头看了一眼后道: “说起来,诸位郡主,当今圣上最疼的就是平宁郡主了!瞧瞧赐下的那些箱子。” 周围的众位纷纷应和。 走进摆着冰鉴,甚是清凉的屋子中,吴大娘子熨帖的叹了一声。 顾侯夫人白氏看着进屋后就有些发呆的孙氏道:“姐姐,你在想什么呢?” 吴大娘子瞥了孙氏一眼:“她在寻思方才打交道的几个大娘子,哪家的姑娘更好呢。” 听到此话,孙氏笑着摇了下头道:“这里面的弯弯绕绕,我还要想是不是见过人家嘴里的女孩儿,想想就头晕。” 吴大娘子捏起一角西瓜道:“如今知道我面对的都是什么人了吧?” 孙氏拍了拍吴大娘子的手,道:“真是让姐姐费心了!” 吴大娘子傲娇的点了下头,但吃那角西瓜的时候,却看向了那些被小厮抬走的那些宫里赐下来的箱子。 下午, 太阳西斜, 忙完政事的皇帝端着凉茶,面带笑容的看着一旁正在写字的赵枋。 侍立一旁的大内官从门口走了过来,在皇帝耳边说了几句。 皇帝一蹙眉:“这老小子,又送?” “是,说是给徐家五郎身边双生子女使的嫁妆。” 皇帝没好气的放下茶盏:“亏他想得出来。” “对了,徐家那小子身边不是有三个女使么?” “回陛下,是。” 皇帝嘴角露出笑容,道:“去拓西侯送来的那些白高战利品的库房里挑上三车东西,就说是提前给那小子发战功赏格了。” “怎么送可知道?” “回陛下,请五郎身边的青草姑娘清点。” 皇帝摆了摆手。 太阳已经落山, 但天色还算明亮, 曲园街, 勇毅侯府, 徐载靖库房门口, 徐载靖的奶妈崔妈妈同孙氏身边的竹妈妈站在那里。 看着桌上最后一个木盒被妥善的放进房间,房门落锁, 这两位妈妈才在门口的的账簿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按了手印。 随后,崔妈妈陪着竹妈妈朝外走去,边走边道:“库房里面的东西刚下去一些,这一下又给填满了。” 一旁的竹妈妈跟着出门,点着头低声道:“五郎身边的两位女使,这嫁妆比京中的嫡女还要多些,以后可就真的是吃穿不愁咯。” “是啊!清点了这么久,走,我请姐姐去喝口茶。” 说着话,两位妈妈朝外走去。 结果刚走了几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