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辰时正刻(早八点后) 碧空万里 皇宫东南 角楼附近绿树成荫, 路旁的两棵柳树中间洒着几点阳光, 一辆油光水滑装饰精美的深色马车旁,樊妈妈正看着远处。 发现有向这边驶来的两辆马车后,樊妈妈捏着手绢儿向前走了两步,这几步让她站在了早晨的阳光中。 樊妈妈赶忙举着手,遮了遮有些晃眼阳光。 待看清了来车后,樊妈妈回到马车旁道:“姑娘,铮铮姑娘来了。” 英国公张家五娘张着嘴,打着哈欠撩开了车帘。 看到樊妈妈的眼神后,五娘赶忙用手捂住嘴,拯救了一下自己的仪态。 不一会儿, 柴家的马车来到了柳树旁,跟着的仆妇手里还捧着一筐鲜花,一眼看去枝叶上还有露水的痕迹。 柴铮铮掀开车帘,同另一辆车上的五娘招了招手道:“五娘,怎么来的这般早?” 张家五娘眼睛一转道:“我起得早呀!” 柴铮铮笑道:“好,跟我走吧!” 这时,樊妈妈来到柴铮铮车前,低声道: “柴姑娘,五娘她早晨练了一会儿剑,听国公夫人说让她再练一会儿女红,便借口和您有约跑出来了,早饭还没吃呢!” “奴婢本想买些吃的,可我家姑娘老是说不饿。” 柴铮铮听到此话,笑着点头低声道:“樊妈妈放心,交给我便是了。” 樊妈妈福了一礼:“麻烦姑娘了。” “妈妈客气了。” 说完话,张家马车上,五娘忽的掀开车帘:“对了,铮铮,我不饿!” 柴铮铮回道:“我也不饿!走!” 随后,几辆马车继续朝前走去, 而跟着柴铮铮的第二辆马车停了下来,待张家马车走到中间后,这才跟了上去。 去柴家店铺的路上,不时的有柴家女使贴近柴铮铮所在的马车,得了吩咐后又离开。 走了不到两刻钟,一行人到了铮铮名下售卖文房用品的店铺。 柴家的女使拂衣、紫藤先一步下了马车,进了店中。 今日因为要接待女客,所以店里的掌柜换成了一位女管事。 “见过拂衣姑娘、紫藤姑娘。” 两个女使微微回了一礼后,便在这丁妈妈的陪同下径直上了二楼。 拂衣看到二楼临街的窗户都挂上了薄纱,点了点头后上前仔细查看嗅闻,然后用手绢儿在一应窗棂、栏杆上擦了擦。 紫藤则是靠近了摆放的桌椅,用手绢儿仔细的摸了摸桌子难擦的角落,看了看自己指尖的手绢儿后,紫藤又靠近了桌椅嗅了嗅。 随后,两人对视着点了点头:擦的十分用心、干净。 “丁妈妈用心了。” “谢两位姑娘夸奖。” 两个女使下了楼,禀告过后,柴铮铮同五娘下了马车。 下车的时候,五娘还好奇的看了一眼后面那辆车下来的带着面纱抱着琵琶的女子。 众人进门口, 柴、张两家身材壮硕,手上有些功夫的健妇便站在了门口。 柴铮铮和五娘上楼后不久,路上离开的柴家女使也回到了此处。 女使们手上多拎着竹篮,穿过店铺大厅后,进到了后院儿中。 一位跟在柴夫人身边多年的嬷嬷,从打扫的十分干净整齐的厨房里走了出来,看着利落的后院儿,嬷嬷面带赞许的点了点头。 “没说要用厨房,居然也打扫的这般干净,真是不错!” 然后这嬷嬷伸开了双胳膊,一旁的小女使开始帮她理好宽袖,系好了襻膊。 有一个素净的张家的嬷嬷走了过来: “这位老姐姐,方才樊妈妈吩咐了,五娘她只要是肉馅的都喜欢。” 柴家嬷嬷道:“那便请妹妹你来搭把手!” 这张家嬷嬷点头后,厨房里便开始忙碌了起来。 店铺中, 柴铮铮和五娘在一楼逛着, 五娘不时的拿起纸笔砚台看上几眼。 忽的,五娘眼睛一亮,朝前走了两步,拿起了根一扎多长,前端削尖,后端系着红绳的小拇指粗细的‘细竹’道: “铮铮,这是什么东西啊?” 柴铮铮走过去,拿起了另一根‘细竹’看了看道: “五娘,这是从西北传来的硬笔,说是白高国那边有人用这个东西沾墨写字,起了個名字叫‘竹笔’,字迹字体别具一格。” “在咱们大周可不多见。在西北的采买管事,看着此物新奇,便进了百根。” 五娘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柴铮铮拿着竹笔继续道:“你看,这削尖的笔头这里,原是这细竹的竹节,中间还劈出了缝隙。” 五娘眨眼道:“是因为竹节处更硬吗?” 柴铮铮笑道:“五娘真厉害!” “嗯,我要十根。有空了让人捎给郑骁哥哥看看。” 柴铮铮看了一眼商铺的女管事。 丁妈妈颔首示意收到。 随后,两位贵女一起上了二楼。 看着二楼屏风后,带着面纱的魏芳直,五娘在柴铮铮身边低声道:“铮铮,那女子是干什么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