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王禹伸手摸了摸娃子的脑袋,问道:“可有大名了?” “没有!”这娃子十足的机灵,身子骨也强健,一看就继承了他爹的根骨。 阮家嫂子解释道:“他爹说贱名好养活,所以一直没取大名。” “俺该取大名了,小猴子小猴子,真不中听。叔,您一看就是有学问的,可以给俺取个大名吗?不要像俺爹和叔父,他们那小几小几的,也不算大名。” 小二、小五、小七,以及重八,都是底层劳动人民取名的方式。 王禹咧嘴一笑:“哈哈,你爹没开口,我可不敢给你取名。” “那俺自己给自己取,从今以后,俺便叫……良,俺叫阮良。” 可不正是《说岳全传》中那个活捉了金兀术的阮良! 此刻,他还没有十岁。 就在这时,水泊芦苇荡中隐隐约约传来一道歌声。 众人竖起耳朵,春风卷着刚刚发芽的芦苇发出金戈铁马的呼啸,渐渐地,歌声清晰起来。 “爷爷生在天地间!不怕朝廷不怕官! 水泊撒下罗天网!乌龟王八罩里边! 爷爷生在天地间!不求富贵不做官! 梁山泊里过一世!好吃好喝赛神仙!” 一声声嘹亮的渔唱从芦苇荡里传来,并不见人影。 不多一会儿工夫,就见一个汉子撑着长篙,小舟箭一般朝着岸边驶来。 他一跃上岸,手里提着一尾活蹦乱跳的金色大鲤鱼,笑道:“公子,你看这尾鱼如何?” “好鱼好鱼。” 也是好汉! “活阎罗”阮小七,梁山大聚义时,排第三十一位,上应天败星,为四寨水军头领第六位。 征方腊回朝受封盖天军都统制,但因曾经穿上方腊龙袍戏耍,事发被剥夺官职,回到石碣村打渔为生,至六十方死。 王禹拍掌而笑:“这席面就差这条鱼了,鲤鱼培面,延津做法,诸君请入座。” 开膛破肚、去鳞去鳃,油锅一炸,勾兑出糖醋汁,让鱼裹上汤汁,再用龙须面过油,码在鱼背上。 这道菜有个说法,叫做“先食龙肉,后食龙须”。 山东历来有“无鱼不成宴”的习俗,这场专为阮氏三雄布置的大宴终于成了。 阮小二上了岸看到这一幕,先是意外,然后就凝重了起来。 将鱼端上桌,鱼头朝北、肚朝客,王禹拱手一拜,开门见山道:“早就听闻石碣村阮氏三雄的大名,我乃青州王禹,携兄弟李忠、武松、史进前来拜见。” “不敢不敢,俺们兄弟不过是个渔夫,略通些水性罢了。敢问公子,亲手烹饪这桌酒席,所为何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