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寒魈净水-《青海没有羊眼汤》


    第(1/3)页

    离了文山那湿热险峻的喀斯特山林与最终得以昭雪的驭蛇女之冤,赵清真一路向北,溯金沙江而上,直指那坐拥雪山、古城、纳西文化的丽江府。与前次为“金沙江溺鬼”而来不同,此番他心境更为超然,欲在这片被誉为“殉情之都”、“纳西古国”的土地上,探寻更为缥缈却也更为贴近自然本源之力的传说。

    行近丽江坝子,目光所及,景象豁然开朗。巍峨的玉龙十三峰如同擎天玉.柱,横亘天际,雪线之上,终年积雪在阳光下闪耀着圣洁而冰冷的光芒,云雾如同哈达,缠绕山腰,平添无限神秘。山脚下,丽江古城(时称“大研厢”)依山就水而建,黑龙潭水穿城而过,无数小桥流水人家,青瓦木楼,街巷纵横,虽历经岁月,却依旧保持着古朴而鲜活的气息。纳西妇人披星戴月的背影,东巴文中那仿佛来自远古的图画符号,以及空气中弥漫的酥油茶与烤粑粑的香气,共同构成了一幅独特的高原水乡画卷。

    然而,赵清真那已臻化境的神识,却在这片看似祥和宁静的土地上,捕捉到了几丝不寻常的“寒意”。一股源自玉龙雪山深处,带着亘古冰封的寂寥与一丝若有若无暴戾的意志;另一股则潜藏于古城水源之始的黑龙潭底,虽不显山露水,却暗流涌动,隐含着某种躁动不安的水灵之力。

    他决定先往那传闻有“雪妖”出没的玉龙雪山一探。据古城中的老东巴所言,雪山乃纳西族保护神“三多”的化身,神圣不可侵犯。但近年来,雪山深处偶有异动,尤其在人迹罕至的冰川峡谷地带,时有诡异的白色旋风卷起,风中夹杂着刺骨的寒意与令人心智冻结的嘶鸣,有胆大的采药人或猎人曾远远瞥见旋风中有模糊的、如同冰晶凝结而成的巨大身影,称之为“寒魈”,意为冰雪之精怪,其所过之处,生机断绝,连岩石都会被冻裂。更有传言,这“寒魈”的活动,与雪山冰川近年不正常的消融加速有关。

    赵清真并未雇佣向导,他身形如烟,几个起落便已远离游人踏足的区域,深入雪山腹地。越往上行,空气越发稀薄寒冷,凛冽的罡风如同刀子般刮过。脚下是万年不化的冰川,冰塔林立,幽蓝深邃,仿佛蕴含着无数岁月的秘密。他的归墟意境自然流转,将外界的酷寒与罡风悄然化去,步履从容,如同行走在自家庭院。

    他循着那丝冰寒暴戾的意志,来到一处位于主峰侧翼、被巨大冰瀑封锁的环形山谷。谷内气温极低,连空气都仿佛要凝固,四周冰壁上布满了尖锐的冰棱。而在山谷中央,一个由纯净冰雪凝聚而成的、高达数丈的模糊人形生物,正在无声地咆哮!它没有五官,只有两个空洞的眼窝中跳跃着幽蓝色的冰焰,周身散发着强烈的寒意与一股破坏一切的疯狂意念!它所过之处,冰层发出不堪重负的碎裂声,原本栖息于此的雪莲、雪鸡等耐寒生物早已绝迹。

    这便是“寒魈”!并非天生地养的精怪,而是玉龙雪山庞大冰寒灵性,因近年来地脉微变(或与之前魔教抽取地脉的余波有关)、气候异常,导致部分灵性失衡、淤积,混合了高山极端环境中固有的“寂灭”意念,从而产生的畸变体!它本身并无明确善恶观念,但其存在本身,就在不断破坏雪山局部的生态平衡,加速冰川的异常消融!

    那寒魈也立刻发现了赵清真这个闯入它领域的“热量源”。它发出一声直接作用于神魂的、充满憎恶的尖啸,巨大的冰雪之掌猛地拍下,带起无数锋锐的冰锥,如同暴风雪般向赵清真覆盖而来!掌风未至,那足以冻结灵魂的寒意已然先行笼罩!

    “可怜亦复可悲……灵性蒙尘,竟至如此。”赵清真轻叹一声,面对这纯粹的冰雪之灵畸变体,他并未动用归尘剑。剑之金气,刚猛易折,与此地极端环境相冲,恐引发更大变故。

    他双手掐诀,周身那蕴含“归墟之心”的真元澎湃而出,但性质却陡然一变,不再是包容化归,而是模拟出与此地同源的、却更加浩瀚、更加深邃的——“太阴寒寂”之意境!仿佛他自身化作了这雪山的一部分,化作了那万古不变的冰寒本源!

    “天地玄宗,万炁本根……广修浩劫,证吾神通……三界内外,惟道独尊……体有金光,覆映吾身……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包罗天地,养育群生……”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