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汉军能够原地待命,直到破绽降临。 曹叡能吗? 明明魏军的军势,在起初是占据优势的。 从先帝曹丕驾崩、孙权趁着魏国国丧进攻寿春开始,战争已经持续了一年多,将近两年。 曹丕穷兵黩武,耗空府库,没给曹叡留下什么。 曹叡刚登基,就面临着蜀中、江东联合进攻的窘迫。 现在府库不仅空空,他还丧失了大量的领土。为了让战争持续下去,皇室已经在向世家公卿“借贷”了。 一次征税,世家公卿可以接受,毕竟为了战争,为了保护大家的利益。 可是现在呢? 难不成,朝廷还要继续向世家公卿伸手要钱? 曹叡可以保证,不出一年,魏室一定崩溃。 因为九品中正制的本质,还是与世家大族共治天下。 起初朝廷还能控制世家,后来大大小小的官吏,都换成了世家的人。 朝廷的权威,自然会降低不少。 倘若曹叡继续加征税赋,百姓、世家都会站起来,反对朝廷。 而以现在的战争局势,他不加征税,如何弥补战争亏空? 这是两难的问题。 也是曹叡的不理解,朝廷公卿的不理解。 他们军势强盛,为何要让战争,持续下去? 已经有大臣,弹劾司马懿了。 西河郡、太原郡有五万骑兵。 上党地区、河内地区共计十六万兵马,加起来就二十万了。 陈留地区也保持着一定的军势。 为何不主动进攻,收复失地? 汜水关不好攻打。 那么河东呢? 既然司马懿无能,不如另换将军。 战争,不能继续往下僵持了。 压力全在曹叡肩头。 除了司马懿,他找不到更杰出的统帅了。 曹休、曹真都不足以支撑大局,至于许褚之流,还不足以统筹全军。 只是司马懿的毛病,也很突出。 他没有绝对的把握,就不会进攻,更不会做损兵折将的事。 总是潜伏着,等着最后一击,克敌制胜。 这是司马懿的优点,却也是他的缺点。 司马懿也是深谙闪电战之道,问题是,只要面对的对手太强大,他就会一改姿态,变得无比地谨慎。 只要他不出战,就不会犯错,汉军也就没有了机会。 司马懿很擅长寻找破绽。 可是身后的压力,给不了曹叡太多的选择。 他只能让邓艾总管南阳、豫州、兖州三地的防御,并且命司马懿,集结三十万军势,攻打河东。 魏国,要与汉军在河东地区决战。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