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诸葛亮望着宛城雄伟的城墙,思绪翻涌。 “此城不容易进攻啊。” 曹真的防御,铜墙铁壁一般。 还有魏国的大军驻扎在许昌,随时支援各个方向。 就目前而言,宛城似乎没什么机会。 孙权对寿春的攻势也减缓了,头脑愈发冷静。 诸葛亮试探进攻几次后,便宣布退兵回穰城进行休整。 并且好心地告诉了孙权一句。 如今战争持续了一年多, 对财政的消耗极其严重。 所幸取得了不错的战果,勉强维持了北伐军队的士气。 孙权拿下了合肥,战略意义深重。 他也担心曹丕针对,于是宣布暂且退至合肥休整。 赵云的任务完成了,暂接皖城驻兵。 南北对峙的局势,又继续持续下去。 刘备久攻潼关不下,暂且退至长安,发展势力。 魏黄初五年(224), 汉章武四年末。 刘禅奉命修缮长安,以作为进攻魏国的桥头堡。 他发动了十万劳役,以及十万士卒,共计二十万人马,展开了对长安城的规划。 到处都是忙碌的场景。 “长安缺乏足够的木材,这可怎么办?”关兴头疼道。 关中地区作为秦汉的政治中心,对森林的破坏极其严重。 毕竟都是就近砍伐木材,以做民用。 刘禅另辟蹊径,道:“从今往后,不以木材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而是烧制砖块。” 直百司已经研究出了烧制城砖的工艺,但还没有具体地运用。 汉朝的城墙,大都是土制,还没有城砖的概念。 刘禅抢先将砖头用在了民宅上。 直到章武五年, 长安城才完成了初步的修缮,能够勉强住人了。 只是一些设施,还没有完善。 刘禅拓展了街道的宽度,以及设置了很多公共厕所, 挖掘化粪池,以达到净化城市的目的。 等到长安发展起来,必是焕然一新。 而汉室的商队通过北方的商贸渠道,与鲜卑人做起了生意。 刘禅以铁矿、粮食,大量地购买鲜卑人的战马。 鲜卑单于步度根,慷慨地出售了叁千匹战马。 这对于缺乏战马的汉军来说,可谓是如虎添翼。 刘禅秉持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暂时的朋友原则,开展了与步度根的贸易。 黄权亲自去了一趟草原,确立了双方的互市。 在此期间,步度根盛情地款待了黄权,并且谈到了合作事宜。 “吾愿南下劫掠并州,助汉军北伐,不知道汉军愿意给什么好处?” 黄权沉默了半晌,道:“在下不能确定,需要通报陛下。” “希望能够收到好消息。”步度根自信道。 消息传回长安,刘备郑重地商讨了此事。 “若是鲜卑能够出兵,必能牵制魏国北方的兵力, 对我军非常有利。”法正赞同道。 “不可。” “绝对不可,汉军秉持匡扶汉室的大义北伐,此乃正义之举,” “怎能邀请鲜卑,劫掠大汉百姓?这不是本末倒置吗?” 刘禅摇了摇头,态度十分坚决。 “现在北方属于魏国,是不是大汉百姓,还有待商榷。他们帮助的,可是曹魏。”法正正色道。 “战争再怎么残酷,都不应该主动殃及百姓,若是舍弃了此本心,吾等与魏国的禽兽何异?”刘禅沉声道。 “阿斗说得对,朕不能负了百姓。”刘备一锤定音。 刘禅与鲜卑互市,最多是为了获取足够的战马,弥补汉军的短板。 否则他一块铁、一两盐都不会向北方运输。 为了维持与步度根的关系,刘禅命人准备了明珠、大贝、琉璃、翡翠、玳瑁、犀角、象牙之类珍品,购买鲜卑的战马、牲畜、牛羊皮等等。 对于刘禅来说,这些珍宝空有价值,一点作用都没有。 只有兑换成物资,充当货币的作用,才能体现出它们的价值。 步度根果然非常喜欢,双方又交易了两千匹战马,以及五千头牛,两万头羊。 接下来哪怕黄权出价再高,步度根也不肯贩卖战马了。 要知道,战马是他们命根子。 步度根不可能削弱部族的力量,去做这一笔生意。 五千匹战马,已经到了他的极限了。 刘禅将这些战马,全部编到大汉铁骑中。 马超麾下的骑兵,共计两万人,开启了地狱一般的训练模式。 此前刘禅在叁辅之地屯田的作用,开始凸显。 汉军获得了一大批粮食的补给。 屯田的规模愈发扩大,因为此战一定不会轻易结束。 到了汉章武五年。 步度根还没有采取行动,另一位鲜卑首领轲比能按捺不住了。 他率军劫掠并州,拉开了新一年的战事帷幕。 汉军主力继续攻打潼关,诸葛亮、赵云会师,攻打宛城。 徐盛、吕范会师广陵,战曹休。 孙权、陆逊继续攻打寿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