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魏武这才明白,原来搞半天老朱带朱棣来的目的是这个。 心中回想了一下关于澳大利亚的情况,随后便开口说道: “澳大利亚可以说是资源非常丰富的位置,全地势低平,而且有天然的草场。” “其中支持农牧的用地超过六成,土地肥沃适合种植粮食,而且四面环海,渔业丰富。” “而且最重要的是,土地广袤不比大明小多少,如今只有一些土人在那里生存。” 听到土地广袤堪比大明,朱棣心里顿时就憧憬了起来。 虽然这是在海外,可一旦将其占据,就等于是再缔造一个大明朝啊! 其实不仅朱棣满意,朱元璋心中也非常满意。 这么好的地方,当然要留给自己儿子。 岂能让那些不通教化的土人蛮夷占据此等富庶之地。 问清澳大利亚的情况,朱元璋立刻又开口说道: “第三件事,咱听说你从工部抽调了一个研制火器的工匠,可是想制造火器?” 魏武也没有隐瞒,当即就开口说道: “没错,如今咱们大明的火器太落后了,手铳和碗口铳不仅威力差,准头也低。” “我准备研发一种更先进的火器,不仅威力更大射程更远,而且不需要随身携带火源。” 燧发枪之前,无论是手铳还是火绳枪,发射之前都需要火源点火。 区别只是火绳枪只用点一次,但依旧麻烦,而且要浪费不少时间。 相反燧发枪只需要燧石和火镰,虽然同样也有容易哑火的缺点。 但和前面的相比,无非就是再扣一次扳机的事情。 听完魏武的描述,别说是朱元璋,就是朱标和朱棣都明白这其中的差距。 不过明知道是好东西,朱元璋却没有心急,反而叮嘱了魏武一句。 “小武,研究火器会不会拖延蒸汽机的进度?如果有影响还是以蒸汽机为主。” “放心吧朱老伯,火器我不会立刻就开始,只是先将基础理论告诉他们。” 魏武要做的从来就不是单纯的给予技术,而是传递科学的基础和方法。 只给技术,即便将东西制造出来,也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最终科技还是会陷入停滞,魏武要做的就是让他们知其所以然。 朱元璋点点头,只要蒸汽机不被影响,别的他也不在意,相信魏武肯定会把控好。 “既是如此,那咱就再送两个工匠去你那边,也省了你一遍遍教。” 第(1/3)页